首頁 > 新聞中心 > 公司新聞

主要內容區

新聞中心

一種特殊建筑物被稱之為“石旗桿”

作者:佛山市佛龍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:2019-4-15
在福建、廣東、江西客家地區比較常見的一幅景象:在圍屋門前,聳立著一座座華表似的巍峨石柱。你知道,這是什么建筑物嗎?有什么樣的意義?

這個特殊建筑物被稱之為“石旗桿”,它與我國古代在交通要道,豎立雕刻精巧的柱子,作為路標的“華表”,有相似之處,但作用不同。

石旗桿與旗桿石

據說,古代科舉制的封建社會里,族中倘有人經過科舉應試獲得功名者,除在祠堂大門或廳堂上高懸“進士及第”“金榜題名”等匾額外,還要在祠堂或圍屋門前豎立石旗桿。

一是考取一定功名后,社會地位提高,豎立旗桿,可以光耀門楣,彰顯身份,昭示世人;二是旗桿豎立后,作為后人學習榜樣,激勵后人積極進取。

清代,除了進士,凡舉人、貢生、監生、秀才等有功名的人,也可豎立石旗桿。根據功名的級別高低和文武區別,旗桿的長度、底座的樣式和桿身的雕刻都有區分。

石旗桿一般高約五六米,先用精選的花崗巖條石鑿成一段段圓形或方形石柱,石旗桿底座有方形、六角形、八角形等;柱身中段鐫刻立桿的年代,旗桿主人的身份、輩序、姓名;頂端多有雕飾,若是旗桿主人做了文官,旗桿頂端便雕上“毛筆”,若是做了武官,便鐫刻坐獅。

由于覓石不易,加之聘請石匠雕石和豎立沉重的石旗桿,花費甚為驚人。于是,有人便代之,旗桿選用約大于33厘米大口徑的杉木,高度達十幾米,旗桿的下半部開鑿有兩個孔,與旗桿夾的孔相一致。

豎立后,兩邊再用兩塊石柱鑲夾固定。高聳屹立的木旗桿,雖無石旗桿的雄偉、凝重、堅固耐久,亦頗顯氣勢,同樣起著激勵人們建功立業和造福鄉梓的作用。

旗桿石為旗桿底部磐石墊底,舉人、進士無需再墊礎石,而貢生等則需在磐石上加一塊圓礎石。

旗桿石圓的、方的在古村落中比較常見,扁形的則十分少見,因為按封建等級規定,只有二品以上的官才能用扁形的旗桿石,它是身份地位的象征。

石旗桿鑿成后,家族要舉行熱烈莊重的儀式來豎立,全村人要敲鑼打鼓來祝賀。能豎上這種旗桿,是家族的榮耀。

旗桿主人的故事豐富多彩,大部分旗桿是一人一桿,但也有兩人甚至三人同立一桿的。更有一家祖孫三代一共立了5座旗桿。
X
填寫留言
返回頂部
欧美成年x片免费观看99